美股今晚能漲多少?
這是股民羣,是朋友推薦給我的!羣裏的老師每天都會推薦牛股和分析個股,羣號:478444408,驗證消息:1012
這次的金融危機是爲什麼會爆發啊
國際匯市的“熱錢”
當今金融市場的全球化和全球資金的一體化,以及資訊技術的高度發達,使得國際資本能在全球範圍內高速流動。國際匯市交易額過去三年急劇增加。據世界各國中央銀行最近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現貨、期貨和外匯交易合同每日平均交易額爲1.23億美元。目前國際金融交易額是國際貿易交易額的50倍。自1995年1月墨西哥金融貨幣危機後,國際資金突然撤離該國而四處流竄。早有金融分析家認爲,東南亞國家經常項目赤字的擴大和政治的不穩定,其貨幣很容易成爲這股投機勢力衝擊的目標和“獵物”,這股投機勢力財力雄厚,蓄勢待發,伺機而動。事實證明,東南亞真的成了國際匯市的“熱錢”。
索羅斯搞的鬼
在這次東南亞金融風暴發生後的蔓延過程中,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政府官員紛紛指責美國金融專家索羅斯的金融投機活動在東南亞貨幣、證券市場興風作浪,是造成東南亞金融風暴的罪魁禍首,其中以馬亞西亞總理馬哈迪爾的指責尤爲激烈,以至於要追究索羅斯“惡意”投機的法律責任。這裏我們姑且不去澄清索羅斯是否“惡意”投機,而是要反問自己,爲什麼以金融投機作爲職業的索羅斯瞄準了東南亞貨幣、證券市場,並投機成功?本來,在任何一箇貨幣、證券市場,只要存在交易,就必然存在投機,並且投機是活躍交易市場的潤滑劑、興奮劑,只要不過度,不違規,投機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事實上,在市場經濟中,只要有“機會”誰不願意合法地去投入呢?回顧一下索羅斯的一些投機活動前後的言行,就不難明白上述問題的答案。今年索羅斯用數十億美元的力量,加入市場投機泰銖,他利用泰銖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與市場決定的泰銖價值之間的摩擦,適時地進出泰銖市場,蠃得了又一次巨大的投機成功。然而,索羅斯卻以哲學家的姿態坐在投機而來的財富堆上,諄諄告誡我們,“市場中留有投機空間是各國政府的錯誤”,“我只能一而再地對盲目信任市場的魔力發出警告”。這就再也明白不過了,是各國政府自己創造了市場投機機會,換了索羅斯,別的人只要看到了機會,同樣會來投機,同樣會賺錢,不同的只是程度大小而已。事實上,正如法國儲蓄及信託銀行負責新興國家的經濟學家法迪勒·拉庫阿所說:“東南亞大部分國家都面臨着工業投資過多、房地產危機、進口增加、經濟增長放慢以及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而且同時,這些國家的貨幣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同美元掛鉤,使得其貨幣的市值高估無法反映其國際競爭力與經常項目收支,市場的“機會”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自己的“蛋”有縫,誰能阻止“蒼蠅”不來叮呢?此外,在這次東南亞金融風暴中,與美元掛鉤的貨幣中只有港元一枝獨秀,依然匯率相對穩定,頗引得世人的注目,就連索羅斯也不得不承認市埸壓力不會動搖港元的地位,而衝擊港元的投機者不會因此致富。其原因就在於香港經濟狀況良好,正處於回升階段,金融體系較東南亞各國健全、銀行能自律配合,加上香港發行港幣現鈔有充足的美元儲備作保證,而且在管理機制上,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更加完善,可及時掌握炒家的動向。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這麼一箇淺顯的道理,蒼蠅只叮有縫的蛋。
受全球基金沽壓
美林證券發表全球調查報告顯示,東南亞股市受到全球基金的強大沽壓,情況較九五年初墨西哥金融危機更嚴重。報告顯示,基金經理鑑於東南亞貨幣大幅貶值,而且區內利率上升,紛紛減持太平洋盆地股份,理由是擔心區內短線經濟前景。這項全球調查訪問了259家機構,所管理基金總值55500億美元。美林全球策略分析家沙亞稱,區內的利淡情緒嚴重,基金經理的拋售已到極端水平,因此投資者在後市應會入市吸納。在日本的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沒有看好亞洲股市的,看淡者佔78%。英國的調查顯示,拋售亞洲股份的意欲是1990年以來最大;在亞太區,投資者湧往未受危機影響的市場,如澳洲及印度。美林把對東南亞股市的投資評級由減持調高爲中性。在亞太區調查中發現,利率上升對金融及地產股產生負面影響,看淡區內金融股的比看好的要高出27%。另外,美林與蓋洛普於8月28日至9月3日間進行的另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基金經理正減持股份及吸納國庫債券,理由是愈來愈多基金經理預期儲局聯邦基金利率在未來一年上升。該調查共訪問41家美國大戶,共管理總值18800億美元的資產。調查顯示增持國庫債券的較減持的高出二成。差別是1994年12月以來最大的,當時長債孳息高達八釐,較目前約六釐半爲高。調查亦發現拋售美股的較吸納美股的高出12%。美林表示,投資情緒轉變,理由是愈來愈多基金經理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在未來一年上升,九月份調查佔54%高於八月份調查的43%。美林全球策略分析家沙亞稱,基金經理一向能準確評估債市價值,這反映國庫債券後市看俏,調查發現看好美國債市中線前景較看淡高出19%,兩看好股市中線前景較看淡僅高出5%。
美日貿易大戰的犧牲品
日美貿易關係一直伴隨着風風雨雨、磨擦不斷,從曠日持久的汽車大戰到醫療保險協議,還有近年來圍繞富士與柯達膠捲之爭的膠捲大戰。
在對美貿易中,日本一直是存在鉅額貿易順差。美日兩國每年都要爲這一頭痛問題進行磋商,但每次都不能取得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談判年年進行,日本對美貿易順差就是年年增加。關於兩國之間的貿易磨擦問題,今年6月中旬在丹佛八國會議召開的前一天,克林頓總統與橋本首相就兩國間的貿易磨擦問題交換了意見。但我們可以預測,日美兩國貿易磨擦將不可能在可預見的時間內解決,將長期存在。
美日兩國間的貿易磨擦對東南亞的經濟有一定影響,這一影響主要是通過日美向東南亞國家轉移投資,建立產業來間接實現的。美日兩國貿易競爭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高的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方面。兩國特別是日本爲了降低本國的生產成本大量向東南亞國家輸出勞動密集型工業和落後技術產業。數十年前,日本大公司將生產線遷到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國,利用當地勞工成本低的條件。在七十年代,日圓與美元匯率上揚,東南亞成爲消費市場,日本大公司更加擴大在東南亞的生產。日本的跨國公司爲了配合其全球公司戰略,把一些裝配部門、加工部門、高耗能高污染部門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美國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也在急劇增加。
美日在東南亞國家的大量投資,一方面解決了這些國家爲發展經濟而缺乏資金的困難,加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把美日之間的經濟磨擦以及美元和日元的匯率風險也帶入了東南亞各國的經濟體和整個經濟圈。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經濟較量,匯率引起的種種風波,自然使東南亞國家成了犧牲品。
在未來的幾個月中,美日匯率風險還會加劇。日圓會有較大的波動。美國經濟在通脹受控下,持續復甦,由於它與日本的貿易矛盾,使美元兌日圓匯率升越120關口,預料在破關後可企穩在現有水平,美元在此盤暫時上落在120至123,中期挑戰127。而這一形勢對於東南亞各國未必有利。
未能有效展開區域經濟合作
東南亞國家相互戒心較深,它們大都是在二次大戰後才陸續擺脫殖民地統治成爲獨立國家,由於長期受殖民統治,相互隔絕,彼此瞭解不多,各國的社會文化傳統也不盡相同,歷史上有過沖突,一些長期遺留下來的矛盾和問題不易解決。每個國家都擔心他國借合作之名,在本國蒙受損失的情況下獲利。因此,他們所進行的合作和建立的區域性組織,例如東盟,主要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而經濟上的有效合作並不多。一方面,各國只在本國實際利益不會受到損害並能從合作中得到明顯好處時才同意合作,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彼此都有拒絕爲促進合作的發展而作出犧牲。經濟合作是這些國家始終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區域性經濟和金融體系上的薄弱環節很多,易於招受國際投機力量的狙擊。在這次風暴來臨前,東南亞各國及地區的中央銀行已有預感,好幾個國家都簽署了在貨幣買賣方面攻守同盟的協議,而且也曾開動操作系統,抵禦投機者的來犯,但以目前的成績看來,效果並不好,整個操作顯露出弱點,特別是受到衝擊的國家要利用自己的資源開闢更多的戰場,拉長戰線,反而首尾無法兼顧。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箇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着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着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爲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這次美國經濟危機之前,美國表面上一片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其實主要是由房地產市場虛假繁榮帶動的,美國的房地產交易投機過度.其現象可以用我們方便理解的一箇比方來形容:
都說股票賺錢,我們全民去炒股票,錢都投進去了還不過癮,還想借錢生錢,就把手上的股票抵押了融資繼續買入股票,而有的銀行連你的抵押都不要就給你融資.
如此一來,風險就大量的積累下來了.
一旦哪一天,瘋狂的炒股熱潮有了退燒的跡象,股票也跌了,很多人也因還不上借款而割肉離場,又有很多人因還不上錢,抵押的財產被銀行收了去,還有很多銀行因爲沒有留取足夠的抵押品,在貸款人無力還債的時候只好認賠.連鎖反應下來,個人破產,信貸機構破產,經濟蕭條,通貨膨脹.
美國政府是想抑制一下過於旺盛的投資,壓縮信貸規模,以及控制被拉高了的物價,所以採取了緊縮銀根的政策,其中升息是一條,其他的還有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發行票據吸納貨幣市場上的資金等等。
美國政治界經濟界其實都是一幫政客,他們對管理國家經濟的能力實在不敢恭維,他們對自己國家的病患一點都不察覺,採取的快速連續升息政策其實正是這次危機的導火索,此措施使得大量的貸款無法歸還,引發連鎖的壞帳反應,使美國不少金融公司以多米諾骨牌狀的倒下。
再說一下錢是否真的沒有了。其實錢(現金)都還在,只是大家對危機的發展有恐懼和自保心理,都不拿出來,市場上缺乏流動性,各國銀行系統資金緊張,各國不得不用財政資金補充市場上資金的流動性,所以出現各國向市場不斷投入數以萬億計的資金的現象。到了大家認爲危機過去了,或者即將過去了,市場上的錢又會多起來,因爲大家敢拿出錢來投資了。
由於世界所有金融機構都不會只把錢放在那裏不動,放貸只會放出一部分,不會都放出去,想都放出去也做不到,加上需要“分散投資”,所以他們總是在各國各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投資,美國的國債、企業債和股票、不動產都是各國金融機構的投資目標,美國一旦發生危機,所有國外投資者也都跟着受損,於是就席捲全球了。
而這次爆發危機的原因,不象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說的那樣,是資本過剩,生產過剩這樣的資本主義痼疾造成的,是由於另一箇罪魁禍首:美國和它的總統布什。
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箇歷史錯誤.
一、美元做爲世界貿易結算貨幣和所有國家財政儲備主要貨幣。
二、美國選民在當年選舉的時候,選擇了現任總統小布什。
世界秩序爲什麼是由美國主導的?!
就是因爲該死的美元!
所有國家都投鼠忌器,而美國則有恃無恐,肆意製造財政赤字搞戰爭和政變,反正他的貨幣貶值也不影響他在國際上買到自然資源用於擴張勢力,大不了加印鈔票就是了!
比起鬧拉鍊門的克林頓,其實布什更糟糕,小布什整個就一流氓.
打個比方,今年10月他請中國購買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幫助美國渡過危機,中國答應了,這1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呢?是可以買160億桶石油的.到了明年10月,美國危機稍稍緩解,美國唰唰唰的印1萬億美元還你.那時候你看看吧,由於美元受危機影響,加上不斷的印鈔票,持續貶值了,那時候這1萬億美元只夠買100億桶石油了.你哭不哭?
美國想買什麼資源只要印美元就可以買到,頂多是貶值後要多花一點兒,那就多印一點兒嘛.永遠難不倒美國的,他笑不笑?
這次危機對美國沒有多大的影響的,他們是國際貿易和金融結算貨幣:“美元”的爹。
他們這次遇到危機絕不會象上世紀30年代那樣難過的,因爲那時候他的世界地位沒有現在這麼重要,現在他可以綁架着全世界和他‘一起危機’,因爲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誰也受不了2024-09-06 早上起牀,手裏的美元變成廢紙。所以全世界都不得不幫助美國一起爲小布什的錯誤經濟政策埋單!
在全世界的幫助下,美國人會很快恢復元氣的,又可以充當世界警察和法官了。
美國次貸危機,不良消費習慣和疏於監管的政府機關
因爲沒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