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怎麼計算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是怎樣的
1、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
在社保賬戶中,有“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繳費基數均爲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單位所繳費用相當於繳費基數的20%,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所繳費用相當於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每月由單位代扣代繳。其中,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資金包括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
2、養老金計算方法
當個人領取養老金時,統籌賬戶支付部分的計算方法爲“領取年前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提取部分的計算方法爲“賬戶積累額÷(退休時的平均期望壽命×12)”。而在個人賬戶中,由於每年繳費變化,以及投資收益採取複利計算且不確定,因此計算時較爲複雜。
3、舉例說明
例如,白領小王,今年35歲,月薪爲1萬元,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約1.5萬元(已繳費5年),未來他的薪水年增長率5%,個人賬戶資金年平均收益率3%,如果他於60歲(即再繳費25年)退休,並開始領取養老金,而領取養老金的前一年社會平均月薪爲5000元,退休後平均期望壽命爲18年,即216個月。
那麼,小王從社會統籌賬戶領取的養老金就爲5000×(30×1%)=1500元/月,而通過公式,可計算出,到退休時,小王個人賬戶積累額約619698元,退休後每月可提取約2869元(619698元÷216月),兩個賬戶合計,小王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爲4369元。
養老賬戶餘額是怎麼計算的
有人問,養老保險賬戶餘額是自己交的那部分嗎?
答:是,但也不全是。
目前職工主要是參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的多是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還有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當然還有一種是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他們的養老保險的辦法是由國務院規定的,這裏暫不做解釋。
先講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下圖是我們這邊2024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面的繳費中我們瞭解到,最高爲300%,最低爲60%,那麼指數在0.6-3之間)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其中,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一年12月)。
舉個例子:小新繳費30年,目前養老金賬戶中有20萬,假設江蘇省2019年月平均工資爲5164元,小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爲10328元。假設小新每年月平均工資爲當地社會月平均工資的200%,小新55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爲170。
那麼:基礎養老金=(5164+10328)÷2×30×1%=2323.8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00÷170=1176.47
小新退休後,每月到手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2323.8+1176.47=3500.2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怎麼計算
個人社會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爲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最新评论